点错了小说网
点错了小说网 > 五代群英 > 187徽宗即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87徽宗即位

 

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,古时候的这一天,全国家家户户都要贴上钟馗像,挂上艾叶菖蒲,饮雄黄酒,这一切其实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或者伍子胥,而是出于迷信的目的——避邪。因为在先秦时代,民间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,五日是恶日,这天出生的人一定是个晦气的人。从科学来说端午节是毒月恶日的说法纯属胡扯,但有位皇帝端午节出生,他的一生却真的很倒霉,这个皇帝就是宋徽宗赵佶。据明人《良斋杂说》记载:宋神宗有一次去秘书省,看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,画中人物文采风流 ,儒雅俊俏,神宗皇帝再三惊讶。这期间后宫的一位嫔妃怀孕,神宗皇帝梦到李后主来参谒。后来这位嫔妃生下的孩子就是端王,也就是之后的宋徽宗。所以人们就说,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投胎转世,因为李煜的南唐被宋太祖所灭,于是就投胎为宋太祖的子孙,也把宋朝搞亡。徽宗皇帝被金人俘虏后,金人对他就像当年宋太祖对李后主一样。这个故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!如果宋徽宗真的是李后主转世,他还要二次受辱吗?他真的转世报仇也转到金国辽国呀!转你宋国来当仇人的后代吗?宋徽宗出生的时候因为是五月初五,宋神宗为了赶走晦气,就把他送到宫外寄养。哄自己入睡的不是亲娘,教自己说话的不是亲爹,宋徽宗的童年可想而知是多么痛苦。等到长大一些的时候,他才被接回宫里。先后被封为遂宁王、端王。徽宗自幼爱好笔墨、丹青、骑马、射箭、蹴鞠,对奇花异石、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,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,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。后人这样写他:善写墨君竹,能挥薛稷书;通三教之书,晓九流之法。朝欢暮乐,依稀似剑阁孟蜀王;爱色贪杯,彷佛如金陵陈后主。宋神宗留下许多子嗣,向太后为什么偏偏看上赵佶,并全力扶持他登上皇位呢?原来赵佶从小聪慧,诸事皆通,学识出众,很有才华。加之少时起便留连花丛,很会得女人欢心。各藩王就藩之后,他不同于其他藩王安静地待在家里,而是时常进宫陪向太后说话,逗得向太后很是开心。做一件事不难,但要坚持做一件事就不容易了。长此以往,向太后心里就觉得这孩子孝顺,懂事。而且赵佶喜好书画,喜欢“搞艺术”,向太后也善书行草。两人有共同爱好。【目前用下来,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,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,超100种音色,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,huanyuanapp 换源app】宋哲宗病入膏肓后,向太后悄悄让小黄人去泰州天庆观找徐半仙测字,徐半仙给了一个蜡丸让小黄人带回来,向太后打开一看,上书:赵佶,吉人也。其实赵佶一点都不吉,徐半仙完全是胡说。还有一个原因说是赵佶与向太后身边的一位侍俾郑氏有染。向太后在思考皇位继承人的时候,郑氏在一旁为赵佶说了许多好话,因此赵佶这位艺术家才当上了皇帝,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向太后,看到自己亲手选定的继承人最后将宋朝带入另一种境地,心里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?不过宋徽宗的艺术成就还是不错的,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,笔势劲逸,意度天成,自号瘦金书,他的花鸟画自成“院体”,《宋史会要》评价说:“宋徽宗诸事皆能,独不能为君耳!”编写《宋史》的史官感慨地说,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,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。却说徽宗系神宗惇为申国公。向太后“权同处分军国事”。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,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、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,不久又升任右相,左相章惇、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,蔡卞被贬任知府。徽宗同时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,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。当年七月,向太后还政后不久,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惇被罢相,韩忠彦升任左相,曾布升任右相。赵佶是个属狗的皇帝。大臣范致虚是个谏(贱)官。有次范致虚写信给赵佶说你是个狗皇帝,而开封人喜欢吃狗肉,您应该下令禁止屠狗。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,也是对您最起码的尊重。赵佶一听立即准奏!于是禁止屠狗的方桉很快在京城得到实施,各级政府机构设立举报箱,实名举报屠狗卖狗的行为,举报者赏钱两万。激进的太学生们私下发泄情绪:你属狗就禁止屠狗,你爹属老鼠怎么不禁止养猫呢?有位太学生偏好吃狗肉,可他到肉店里只看见羊头没有狗头,他转身想走。屠夫从柜台下边拿出一块肉说:我这里有转基因羊肉,你要吗?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我要的就是它。到了除夕,巡防队下来检查,屠夫叫娘子把肉撤下来。娘子问:为什么呢?屠夫道:应付检查呗,因为狗肉不能上席面。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由来。不是弄虚作假以次充好,而是不许卖狗肉!除了不许卖狗肉,赵佶还睁着眼睛说瞎话,硬说他是十月十日出生的。他也不怕后人说他是怪胎,在娘胎里呆了十五个月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赵佶迷恋声色犬马,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。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,花容月貌,又精通文墨,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,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。但赵佶并不满足,他以亲王之尊,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,寻花问柳,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,几乎都与他有染,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,长期据为己有。当上皇帝以后,徽宗禀性难移,无心于政务,继续过着糜烂生活。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,不亚于王昭君,徽宗将其召入宫中。刘氏本是酒家之女,出身卑贱,但长得光艳风流。徽宗一见魂不守舍,对刘氏大加宠爱,与她形影不离,若离了她,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。刘氏天资颖悟,善于逢迎徽宗。还极善涂饰,每制一衣,款式新颖,装扮起来胜似天仙。不但徽宗喜欢,就连京城内外也竞相彷效。在徽宗看来,刘氏回眸一笑,六宫粉黛尽无颜色。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,便曲意奉承,称刘氏为“九华玉真安妃”,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。

刘艳名远播天上人间,赵佶夜夜专宠,功夫不负有心人,小刘接连给赵佶生下三个皇子一个女儿。小刘累坏了,亦或和老公赵佶情深缘浅,竟然一病不起,她拼尽气力把对人生的卷恋和对老公的热爱写在一张绢上,吩咐小宫女等她气绝之后,让赵佶自她的脖颈间解下绢巾。小刘走了,赵佶摊开绢巾,只见上面写着:在分离的那一瞬间,让我再看你一眼。不知来生能否相见,也不知何时能回到你身边。徽宗17岁成婚,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,即位后,册王氏为皇后。王皇后相貌平平,生性俭约,不会取悦徽宗,虽为正宫,但并不得宠。此时,徽宗宠幸的是郑、王二贵妃,二人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(内侍官名),生得眉清目秀,又善言辞。徽宗为藩王时,每到慈德宫请安,向太后总是命郑、王二人陪侍。二人小心谨慎,又善于奉承,颇得徽宗好感,时间一长,向太后有所觉察,及徽宗即位,便把二人赐给他。徽宗如愿以偿,甚为欢喜。据记载,郑氏“自入宫,好观书,章奏能自制,帝爱其才”。显而易见,郑氏不仅姿色出众,而且还能帮助徽宗处理奏章。因此徽宗更偏爱郑氏。徽宗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,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。王皇后去世后,徽宗于政和元年册封郑氏为皇后。除了郑、王二氏之外,受宠爱的还有两个刘贵妃、乔贵妃、韦贵妃等人。刘贵妃出身寒微,却花容月貌,入宫即得到赵佶宠幸,由才人连升7级而至贵妃。刘贵妃曾亲手在庭院中种植了几株芭蕉,当时她说:“等这些芭蕉长大,恐怕我也看不着了。”在旁的侍从闻言慌忙上奏徽宗,徽宗很不在意。谁知过了两天刘贵妃真的撒手西去。徽宗悲痛不已。宋徽宗喜欢微服私访,不是访贫问苦而是寻花问柳猎艳猎奇。有次赵佶在路上遇上一个寒酸的书生,自号落魄子,恰巧与赵佶同年同月同日生,连时辰都一样,赵佶动了恻隐之心,就写了封推荐信给四川领导,领导一看是皇上的亲笔信,不敢怠慢妥善帮他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