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错了小说网
点错了小说网 > 重回1988之IT女王 > 第284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84节

 

“要是我忘了交怎么办?”

“要是我交了,银行的记录也显示我交了,你们那里说没收到怎么办?”

……

总之,问题多多,一句话,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网上交费不够信任。

在他们的心里,自己可能手一抖,就有可能少按一个小数点,多按几个零出去,或者输错户号,替别人交了费。

这些问题确实存在,服务器如果抽一抽风,就有可能出现不到账的情况。

但是这笔账在两天之内就会被计算机发现,并做出清算,退回原账户处理。

不信任的问题,不是动嘴皮子说说就能解决的。

网上收费业务推出一周,安夏看到收费的丰硕成果:7125元。

全国十个城市,一共收上来的电费没有破百。

“这样不行啊。”安夏在例会上淡淡的说了一句,然后就继续下一个话题。

负责网络衍生业务的主管自然懂得应该怎么做。

网上代收的单子是安夏亲自去谈的,充分说明安总对此事的重视程度。

要是没有一炮打响,那岂不是太不给安总面子。

部门对城市主要负责交电费的人口进行调查。

现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人,平均年龄都在26岁以下。

其中已婚的人口大概有百分之七十。

但是,就算已婚,他们一般也都跟父母住,26岁以下的人。自己买房子买不起,单位分房子的资格还没轮到。

交电费的任务一般也由父母负责。

父母的年龄平均在五十多岁,也就是解放前出生的。

网络交费小组的负责人舒珊珊向安夏汇报:“在一个家庭里真正负责交电费的人,基本不跟计算机打交道,而且他们的年纪也大了,学新东西有困难。”

“学新东西有困难,说明你们的辅导不够到位。”安夏说。

舒珊珊愣了一下,心里不以为然,她辅导家里上小学的儿子写作业,都气得要死要活,五十多岁的人,哪这么容易。

但安夏不是以领导的身份居高临下放嘴炮,丝毫不知人间疾苦。

在安夏的时代,她常听人说:“我爷爷八十岁了,所以他学不会上网,等以后我们老了,我们也会被时代抛弃。”

事实上,年龄跟学不会什么事情之间,没有必然联系。

对简单的操作都学不会,除了脑部病变之外,就是对学习新东西没有兴趣了。

一个工厂里的小工十六岁学到的技能,可能就是他一辈子吃饭的保障,没有必要学新东西。

再接触新东西的时候,无论多么简单,都会觉得好烦,好累。

这种情况,不仅在白发苍苍的人身上出现,有些人二十多岁,就不乐意接触新东西了,就连打游戏都懒得研究新机制。

所以那些纯堆数值的砍砍砍游戏才会经久不衰,始终都有他们的一口汤喝。

安夏见过六十多岁就说自己老了,学不会新东西的人。

然而,当各种「砍一刀」「拼一下」「看广告得现金」横空出世之后,这位已经七十多岁的人戴着老花眼镜,拿着家里小辈淘汰下来的旧手机摆一排,一边操作,一边还跟人语音指挥,让人先点这个再点那个……

那利落劲,不比下副本开团的年轻人差。

还能在跳广场舞的时候教别人,怎么用她的拉新链接注册……一个月混个几百块钱美滋滋。

哪有什么学不会的。

舒珊珊还是没有想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,但她不敢问。

但凡工作过几天的人都知道:领导提出要求,是要下属解决,而不是领导亲自解决。

舒珊珊只得回去,想了半天,没有什么头绪。

她心里烦得很,刚好此时,小雪问她要不要周末一起去看电影。

她当初跟小雪是一起进公司的,她进了网络部当文员,小雪被挑到安夏身边当助理,后来去「吃了么」当老总。

在她看来,小雪就是运气好,才会一路这么顺利。

不过她并不嫉妒小雪,跟她私下的关系还不错,便把安夏要求她做的事情跟小雪说了一遍。

“哦,这个啊,你找地推了吗?”小雪问道。

舒珊珊愣了一下,她压根就没想过找地推的事情。

在她的心里,网上交费的业务,肯定是上网的人才会用。

上网的人,绕不开的就是紫金。

于是,她只在紫金的几个网站上做了广告,还在论坛上发小广告。

这些都是网络部自家的业务,不需要额外给别的项目组钱。

“地推……有用吗?”她十分怀疑,主要原因是舍不得钱。

项目组请地推的钱,是项目组的经费里出。

“当然有用了,紫金用过两回地推,一次是推销炒股软件,一回就是推广吃了么,你说这两个业务现在怎么样?”

舒珊珊绷紧嘴唇,对,这两个业务确实很兴旺,但是……有没有可能是他们运气好,也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。

毕竟只有两个项目做,不是两千个项目做,且样样成功。

舒珊珊为难道:“我们组才十个人,总不能每人管一个城市……那摊子也摆不过来。”

小雪惊讶地睁大眼睛:“你一个人都不想雇,只想用自己组的人??”

“对啊……不然就得再多花钱。”舒珊珊完全没有觉得自己的想法哪里有问题。

舒珊珊家境跟小雪一样,不大好,从祖辈到父母辈,给她灌输的观念就是:省省省……

她在乡下的家里盖房子,都是家里的亲戚和父亲母亲自己动手搬砖抹墙的,连瓦匠都没请,木工都是找的朋友,以替那个朋友家做事交换来的,工钱一分钱没花。

别说她了,主流思想都是这么想的,1991年8月5日,《首都晚报》发出消息《来自供电部门的信息——他们为家用空调热担心》,文中严厉抨击人民群众追求空调的爱好。

认为中国人买空调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观念。

小雪听了她的话,想到自己当初刚进公司的时候,也是她这样。如果不是安夏带着她去买了热水器,打开了格局,她现在可能还是跟舒珊珊一样的想法。

“你不能总想着省啊,要是什么事都以省钱为第一考虑,像我们吃了么根本就不可能短时间扩张这么快,也不可能有现在的体量和利润。”

小雪继续劝她:“要是你们组的人,一人管一个城市的地推,那还差不多。再说,你们项目组又不是纯吃钱的,收回来的电费,公司不是会给你们分成的吗?”

说是这么说,舒珊珊还是不敢花钱,或者说,不敢负责。

如果不是又过了两天,电费一分钱都没收上来,她实在压力山大,决定拼一把,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。

舒珊珊向小雪请教应该怎么找地推,应该怎么培训。

相比于小雪当时初创「吃了么」的时候,1993年的人力成本大幅下降。

因为,真正的下岗潮开始了。

全社会几乎所有国营单位都被血洗了一遍,曾经以为可以干一辈子的单位说没就没。

而且很多家庭是夫妻双下岗,那一年,夫妻带着孩子自杀,丈夫骑着自行车送妻子卖身的消息在无数人的口耳之间相传。

舒珊珊打出招聘地推的消息,底薪按当地最低工资给,拉一个人在网上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